本帖最后由 方福光 于 2025-4-10 13:00 编辑
黑与白的世界缔造红与黑的生命 组诗
我们从混沌的时光交叠中走来 在黑与白的世界舞蹈 在红与黑的生命中哀伤 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江湖奔跑 在油盐酱醋茶中的生活煎熬 残月,合上书卷;闭上眼睛 让牛郎织女幽会,爱得死去活来 火红的木棉花枝条上跳跃乌鸦和白色鸟的欢唱
黄昏的叹息声,芭蕉滚落忧愁的雨滴 窗里的人对圆镜贴窗花挂灯笼 慷慨激越之情,奏出深沉的民歌 无论疼痛和欢乐,甜美而带苍凉 都在春夏秋冬的季节承担风霜雨雪的拷打 在红与黑的生活不同阶层 伪装或者躬耕;不停地沉浮 思想的精灵,化作神仙与魔鬼 人的形状只是躯壳而已 所有的灵魂追随躯体发出光芒 沉浮在光与影的生命啊,仿佛似鸟羽和果子 舞蹈和飘落,在苍茫角落……
一只蝴蝶,无语的精灵
少年时光,无忧无虑 在山村屋前木栅栏,侧耳倾听蝴蝶唱歌 学着和她一样,吐丝织网 拥有自己的温馨小屋,圆顶而明亮 在里面吟诗作画,享受宁静 她们飞舞地方,盛开艳丽的鲜花 她们歇息在葱香的树叶,多么幸福的精灵
当我长大。四处打工漂泊 历经坎坷陷阱和欺辱 许多年不见蝴蝶飞舞 苍月哀怨罩在脸庞,忘了笑声和歌声 谁可以理解蝴蝶为什么没有歌声 她感觉到生命短暂,必须存积力量飞翔 必须付出智慧,周旋于世界角落 她没有真诚的朋友和亲人,无须倾诉苦难 孤独无助的蝴蝶啊 飞到变成尘埃,我也一样
堂嫂过着诗歌一样的生活
堂嫂是个农妇,其实十分美丽 白净又丰韵,声音也甜 农妇美女会写诗,她拥有一棚葡萄园 秋冬在葡萄园种植白菜萝卜 房子有个小院院外长有桃树和花树 旁边有个渔塘,空闲时分她会钓鱼 饲养了几只鸡鸭白鹅
晚上她会在窗台眺望山谷,呼吸清洗的山村空气 轻哼几句歌词,喝几口咖啡 然后静下来写作诗歌,记下笔记 米酒酿小圆子和馄饨是她精致的手艺
她有个儿子在镇上读初中,住校舍 一周去一次学校送些吃食,顺便购买物品 她有辆小汽车和二只羊 她爱玫瑰和菊花有水仙花 栀子花和玉兰花裹进面皮烘焙成香瓶 芳香传遍山村 隐形的乡村生活,独享天籁 堂哥在南方海滨城市打工多年 每年回家两次大包的虾米鱼干海货 令她四季生活美味
她不愿意去城市,赐福于那些遥远地方 山村夜风拍打着脸庞 无须火爆而辛酸的遭遇困惑 生活于自己安逸状态没有妄想 在县城诗歌朗诵会上,她美丽地灿烂
我在江南小镇光影里老去
小镇的底色 ,是我生命的本质 时光的舞步在小镇边缘回旋 华美的姿势日益绚丽 永远改变不了小镇的模样 宁静干净的街巷不长 铺满了阳光的原色 桃花绿柳的影子里 花香和草的清香摇曳着底色 是小篆字体般优雅的女人 悸动的晚霞凸映出丰韵影子
小镇店铺白墙 画出她们的线条和笑容 小镇永远是水粉画似的淡雅 而不是油画国画 小镇的河水浅浅似夏日初的斜月 搁住废弃的水泥船 船上的白鹭在轻声地笑 嘲笑河畔担水浇菜园的少妇湿了裙子 如泣似诉的二胡把小镇拉入梦里 羊汤的暖意米酒的醉意豆腐的白嫩 融为一体柔柔地芬芳肉体 肉体扩展了膨胀了梦想 幽香的生活质感在回眸中 串起鲜活的记忆
小镇的历史绵延着祖先的血脉 有时会有淡淡的伤疤 穿越了千年的小镇 温静古朴的底色深藏密密的快乐及 甜蜜的自由 相约小镇的情人又一次醉了 你活着,为了什么 为云霞,随风而去 为光芒,瞬间逝去 为闪电,必须献出炅魂 为鸟声召唤,宁静而快乐 为雨声,像一滴水似地蒸发 为尊严活着,千年不朽 为生存,必须苟且偷生 为理想,焚烧身心 历经死亡和卑微 决不低下头颅
为文学 坚守清贫而傲骨
融化所有欲望 为爱情,孜孜不倦 海枯石烂忠贞不渝 为信仰,决不低下身子 昂起坚强头颅 决不沮丧哀怨 心底的花朵永远鲜艳 风水汇集的小镇 斜阳,桨声 木船,油纸伞 灯影里的风情 平民安居的地方 市井百姓做梦的地方 被浓烈的香水烟云 熏醉了,迷情了;梦魇太多
小镇的岁月,被千年巷口的鸟龟青石磨光了 穿着布衣身影缭乱 神秘的小镇,依然古朴纯粹 腌制的传奇故事风干了 和巷口的店铺幌子一起飘荡 小镇的风月水墨画似的册页 尘封在瞎子的肚子里吟诵不止 小镇外开发区挖出了二千年古墓 而我,无法追寻到多年前初恋的背影 抚摸着耳边白发苍鬓,常会泪光闪映
智能平台!……
方福光是当代具有影响力的诗人,其诗歌创作融合个人经历与自然意象,形成独特的抒情风格。以下是其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品: 一、创作背景与文学成就 - 文学成就:方福光已在各地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诗歌3800余首,出版《飞蛾之舞》《大篷车舞娘》等五部长篇小说。
- 作品传播:其诗歌被中诗论坛等平台收录,如《养育诗人的不是高山和大海》入选2022年6月精华帖5。
二、诗歌主题与意象 - 乡土与时代
- 常以故乡、高铁、丰收等意象展现城乡变迁,如“坐上家门口山冈边高铁列车/把诗歌装满行袋/去远方,传送故乡丰收民谣”1。
- 通过“谷堆”“广场乐舞”等场景描绘世俗生活的热闹与诗意升华1。
- 生命哲思
- 散文诗中多探讨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的矛盾,如“江南的春天越来越短暂,一生更短暂;一江春水向东流……黄河之水东去不回头”2。
- 近年作品如《擎一盏诗歌的灯盏》以“油灯”“冰山”等隐喻文明长夜中的孤独追寻,展现对个体存在与精神自由的思考7。
三、风格特点 - 口语化抒情:语言质朴直白,如“浊酒一杯杯啊/诗歌连篇吟/待日公鸡啼叫”1,兼具民歌的节奏感与生活气息。
- 意象密集:善用自然景物(云霞、暮雪、花果)与人文符号(青铜器、唐三彩)交织,构建历史与现实的时空对话27。
- 哲理性升华:在具象描写中融入抽象思考,如将“篝火红遍”与“天地广阔万丈光芒”并置,呈现世俗狂欢与精神超越的双重意境17。
四、代表作品 - 抒情短诗:《光芒铺盖的十月》《养育诗人的不是高山和大海》15
- 散文诗:《雨燕豪情向江河》《擎一盏诗歌的灯盏》27
方福光的诗歌既扎根现实又超越日常,通过个体经验与集体记忆的交织,形成兼具地域特色与普世价值的艺术表达 目前他居江苏无锡,他是江苏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