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家》
司马从戎
N年前,我与几位朋友一起参加“前进”复习班的学习,整天忙得像是不亦乐乎。轮到去听课的那些天,下午4点多钟就去赶公共汽车,一路上颠颠簸簸地朝前撞去。
那时正流行一首萨克斯乐曲,名叫《回家》,沿途许多的店子都播放这首曲子,加之那阵子经常堵车,因此一路上有时我们要听上好几遍。
它不似那种低吟浅唱的曲儿,它只是一个劲地用悠扬的旋律变着节奏地敲打着人们的心弦,行云流水,意识流!
它比锁呐声要柔一些,比二胡曲又要刚一些,所表达的意境也介于扬戚之间。若绕梁,余音不绝。是悠然,使人从容。
我们瞎聊:“克林顿吹萨克斯管的水平很高,他要是灌这么一张唱片,我们倒是应该买它一张”。《回家》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感觉,连听几遍也不觉得腻。我们或许曾经倾向于把《回家》当成了一种象征而不是艺术。当然,过去的历史不必否定。
如今,路隔得远了,日子一长,我们彼此能聊并且心领神会的话题还真是越来越少。如今重闻《回家》,不觉发现与从前的感觉已然有异。
是的,那虽然是一首曲调动人的萨克斯乐曲,但还不致于成为我们整个人生的独解正音。它只不过是在我们忙乱地寻求精神家园的旅途之中,适时地击中了我们的心扉。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这段旋律的肯定,有魅力的艺术是具有生命力的。况且,在那些纷扰的日子里,它毕竟还曾经给我们的心中增添过一些难得的定力。
有次春节我回到老家,当我那天气喘嘘嘘地跑上山顶时,竟又意外地听到了从茶室中传来的那久违的萨克斯乐声。斯时斯地,此情此景,最恰当的选择莫过于:再一次倾听《回家》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