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方福光 于 2025-4-9 10:00 编辑
大海啊,我们的祖先来自那里
我面朝舟山岛的大海而坐
我只是一只小船,向着东方日出
我恐惧不安,在大海波浪中
恐怖的黑暗和罪恶,盘旋苍穹
俯身对我
失去了前行方向
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
我陷入沉思
陷入深渊的黑夜
紧紧抓住大陆的堤岸
我们为何喜欢船帆
我们为何喜欢远行
我们为何喜欢大海宽广
我们为何喜欢勇敢搏击
我们承续着先辈的梦想
一次次回望,期待回归
我听到黑夜诉说不幸
长长的哀怨叹息喘气
又深又长的缄默后
丛林在呜咽
江河在呜咽
原野在低吟
天空在吼叫,呼唤驱离黑云
喧嚣声中,无数凶手野蛮的攻击
众人心里的愤怒
静寂的大合唱里
小动物被人追赶和拘捕
生命承受之重的困窘
无法控诉这个世界
被束缚在内心火焰中
炽热之血,友谊和忠诚皆被出卖
良知不会熄灭,追求不会停留
人们将活在地狱的嘻笑声中
网中之鱼般跳跃痛并快乐中
晨光照在床上起伏不止
在黑夜过去之前
眺望暴风和洪水
祈祷晨曦徐徐爬上窗台
恳请苍白而灰暗远去
美丽的夏日,和风吹过眉稍
轻柔温煦的日子,即使狂暴风雨
稳健的步伐,行走海边
温和的声音
这个世界,妩媚又光明
冷静尖刻地宣读著什么
召呼我们忽冷忽热
我们的心灵七上八下
直等黑夜囚房
嘎然停住残酷的损害
所有的现实世界在毁灭我们
跨出勇敢的脚步
一切很快就会过去
兄弟啊姐妹
控制自己,活下去
阳光照射脸庞月光迳自照射背影
直到长夜过去
凝视灰蒙蒙的墙壁
要坚定站立,直至破晓来临
伸展清晨的光芒
生活,不是囚牢睡床
晨光照在海床的起伏波涛上
游鱼吼叫,生命不息
戏玩人生,即使沉浮
也浪迹天涯,仰望哦
海岛屹立闪亮的灯塔
每一处遗址的残片都是诗歌
民族进化发展的黄河上下,长江南北
远古石峁城遗留的古城
三星堆遗址
良渚遗址
在黄河岸边的夏商周遗址
那些龟甲文字残片,陶瓮瓷器竹栅石雕……
一帧帧一叠叠一窝窝……
闪烁诗歌的光芒
那是生命的演变升华
那是文明社会的早期奠基者付出的智慧和劳作\
战争与和平,革命与崛起
迁徙与屠杀
手杖和权柄
金冠和金缕玉衣
兵马俑和武器
殉葬女人和骡马牛羊
五谷和美酒美食……
乐器和美丽壁画
精美衣裙……
都是诗歌的灿烂灯盏
是一簇簇篝火
映燃生命绝伦的歌舞
仰望它们检阅它们
辉煌与苦难
梦想和杀毒
交织着胜利与灾祸
崇敬和诋毁共同缔造的历史
雄壮和沉沦
英雄和陷塌
使我们泪眼迷蒙
诗史已经被金钩黑笔涂写得太奇妙
无法触摸它们
太多的诗人埋葬于历史长河深处
我祭拜诗人们,在明媚的中国春天
、
春天,打捞诗歌的光芒
在黄河高坡,
在长江山崖,
在京杭大运河美丽城边打捞诗歌;
在湘江在洞庭湖在江津渡,
打捞秦赋汉风楚辞的风骨,
打捞唐诗宋词的光芒。
在曲江池滇池秦淮河,
在扬州西湖,
在苏州园林畔有诗歌芬芳;
似荷花涟漪……
诗人漂泊停留的每一处驿站;
杜甫苏轼白居易的诗歌太多沉重;
深埋长河深处太久。
在泰山极顶在纵南山拔仙台在峨眉山舍身崖
追寻诗人登梯抬阶的足迹
打捞诗歌金色光芒。
黄河谣;
延安颂;
长城赋;
长江颂;
灵魂和精神 ,高昂而激荡。
发出石器龟甲陶瓷铜铸的回声。
不断重复生命的重生与死亡;
扯响天际与云外在的美妙音乐;
发出中华文明升华的吼叫,
怒放绚烂的中华民族勇猛的豪气。
春天的中国江河闪烁无穷的诗歌光芒
沸腾在胸怀盛开成花朵
智能平台!……
方福光是当代具有影响力的诗人,其诗歌创作融合个人经历与自然意象,形成独特的抒情风格。以下是其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品: 一、创作背景与文学成就- 文学成就:方福光已发表诗歌3800余首,出版《飞蛾之舞》《大篷车舞娘》等五部长篇小说。
- 作品传播:其诗歌被中诗论坛等平台收录,如《养育诗人的不是高山和大海》入选2022年6月精华帖5。
二、诗歌主题与意象- 乡土与时代
- 常以故乡、高铁、丰收等意象展现城乡变迁,如“坐上家门口山冈边高铁列车/把诗歌装满行袋/去远方,传送故乡丰收民谣”1。
- 通过“谷堆”“广场乐舞”等场景描绘世俗生活的热闹与诗意升华1。
- 生命哲思
- 散文诗中多探讨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的矛盾,如“江南的春天越来越短暂,一生更短暂;一江春水向东流……黄河之水东去不回头”2。
- 近年作品如《擎一盏诗歌的灯盏》以“油灯”“冰山”等隐喻文明长夜中的孤独追寻,展现对个体存在与精神自由的思考7。
三、风格特点- 口语化抒情:语言质朴直白,如“浊酒一杯杯啊/诗歌连篇吟/待日公鸡啼叫”1,兼具民歌的节奏感与生活气息。
- 意象密集:善用自然景物(云霞、暮雪、花果)与人文符号(青铜器、唐三彩)交织,构建历史与现实的时空对话27。
- 哲理性升华:在具象描写中融入抽象思考,如将“篝火红遍”与“天地广阔万丈光芒”并置,呈现世俗狂欢与精神超越的双重意境17。
四、代表作品- 抒情短诗:《光芒铺盖的十月》《养育诗人的不是高山和大海》15
- 散文诗:《雨燕豪情向江河》《擎一盏诗歌的灯盏》27
方福光的诗歌既扎根现实又超越日常,通过个体经验与集体记忆的交织,形成兼具地域特色与普世价值的艺术表达 目前他居江苏无锡,他是江苏作协会员。
|